本文轉載自中華三清弘道學會「汰塵雜誌」網站 http://www.grand-tao.org
《道德經》一書又稱《老子》、《道德真經》、《老子五千文》及《五千言》,相傳為中國周朝春秋時代,思想哲學家老子即李耳所著而流傳後世,雖然其內容主文只有短短五千個文字,但是其精簡闢要句句箴言,堪稱為中國文化上之曠世鉅作。從古至今,真正能了解此書字裡行間所隱喻的真實義理者,實在寥寥無幾。《道德經》其內容博大精深且學、術兼備,教導後世學人窮理、藏跡、安天下之法,內容包含宇宙天文觀、帝王治國之術、自然與人文的哲理、養生延命之方、處世待人之道、煉炁修真之法,為啟發中國文明思維之鑰、創建人類科技趨勢之基,二千多年來無人可改動一字。於當時造就齊國「稽下學宮」之鼎盛學風,著名學者有鄒子(鄒衍)、申子(申不害)、季真、騶子(騶奭)、荀子(荀況)、李斯、韓非等,繼而發展黃老思想與玄學浪潮,如莊子隨時隨地信手捻來,無不引用延伸李耳智慧之詞句,及韓非子書中著有「解老」、「喻老」之篇章。道德經更被後人奉為道家的重要經典之一,因此後人遵奉李耳為道家學派之宗師。道教、儒家、佛教亦將其說引入教理、人文及宗教的辯證中,並將其發揮的淋漓盡致,開啟了中國數千餘年文明昌盛的榮景。唐貞觀二十一年間,《道德經》被譯為梵文並傳入東天竺;唐開元二十二年間日本使者名代,請《老子經》及老子「天尊像」歸國;十六世紀開始,隨著法國、義大利、比利時等國的傳教士東來,《老子》一書從此傳至歐洲,十七、十八世紀,歐洲哲學中開始出現老子的名字。《老子經》對世人影響就像漣漪般徐徐的往外傳遞從不間斷。
欲瞭解《道德經》一書,首先要研究作者當時所在的時代背景,有學者認為《道德經》分為上冊(道經)及下冊(德經)兩個部分,上冊(道經)為李耳(字聃)西出函谷關前,受關令尹喜之託所著留,下冊(德經)為後世文人所著,假託老子之名,故合稱道德經。因年代久遠李耳生平不詳已經不可考,但較被大家所接受的說法是於《史記》一書的《老子韓非列傳》中所記載,李耳的出生地是在楚國苦縣厲鄉曲仁里,曾擔任周朝守藏吏,在周朝首都洛陽管理周朝的國家藏書、國家檔案。《漢書》、《後漢書》及《資治通鑒》也都沿用了司馬遷的記載,這也是目前中國文史及道教界的共識。但一九九一年時安徽省渦陽縣教師楊光在《阜陽師範學院學報》社科版上投稿《老子生地考辨》一文,得出李耳「生地在今安徽省渦陽縣閘北鎮鄭店村」的結論。
另一派的說法認為李耳處於殷商末年至西周初建期間,為殷商亡朝遺臣,西周取代殷商之後被周武王延攬留任,擔任「柱下史」一職(柱下史是周、秦時之官名,傳至漢朝以後稱之為御史),在朝中具有崇高的地位,掌理朝政、卜筮、祭祀等重要的國家政務,也參與了殷、周兩室「朝綱制度」的建立及執行,除了飽覽經綸外,也具有高人一等的智謀及分析能力,並懷有高風亮節之德行。商朝人及周朝人尊崇天地、敬仰鬼神、祭祀祖先,君權神授以天領政,凡是重大政策都要祭告天地,再經卜卦擇日宣告布達,而周室執政者以天子自居,爾後歷朝皇帝皆效仿自稱天子,所以凡舉祭祀天地、卜筮吉凶與祭拜祖先鬼靈等皆為國家大事,其主事之人必須要能上知天文下知地理通古知今,而李耳正是當時的不二人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