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772112484_m.jpg

文 : 東方震宇

中國「道教」的發展,上可追溯到「巫」文化時期,包含原始巫術、天文、地理、星象、祭儀及方仙道、陰陽學說、中醫、養生等,混雜吸收了先秦諸子百家之思想,尤以道家老莊思想及儒家學說為主幹,後又有漢朝讖緯學思想融合,及佛教入中土的激發,使的現今道教融合了釋、儒、道之思想精義,內容涵蓋廣泛,無怪乎魯迅直言:「中國根柢全在道教」。「道教」在攀附道家思想的同時,早已匯萃了中國文化之精要。而「道教」身為中國本土發展出的宗教,它的進化,自然與中國國運的整體發展息息相關,包含政治、民生、文化等領域,諸君是否細想過,中國歷史上,每逢中國國力大盛、民生富裕的太平盛世,也是學術文化上,文采大顯之時,此時的「道教」更是大為興盛,反之,當政治混亂、民生凋敝,此時,反是「道教」醞釀創造、轉型之時,此與「道教」不斷汲取中華文化,貼近人民生活,進而跟隨時代演進有密切關聯。

早期上古部落文化,因文明未開,對未知領域採敬畏態度,故崇敬山川、天地、神靈、鬼神,部族透過「巫」來與未知及神秘力量溝通,進而衍生以教領政的部落形態,直到周朝周公制禮,才將「巫」文化做一具體提升。其後春秋戰國時代,因禮教不彰,政治紛亂,人民處於亂世,諸多的現實上不確定性與不滿情緒,激盪了文化思想百花齊放,先秦思想於是經由《呂氏春秋》進行了一次大匯整,開啟了秦漢時期的道家思潮,成為漢初黃老之學的先驅。而由於漢初施行的黃老之術,與民休養生息,使的漢朝得以成就歷史上著名的「文景之治」,也為日後文韜武略的漢武帝奠定厚實根基。此時漢朝國力大盛,學術文化亦不遑多讓,從西漢董仲舒雖罷黜百家,獨尊儒術,但其由道家思想的天道觀融合陰陽五行與儒學的天人合一思想,成就了儒、道思想的第一次的大融合,而他所提出「天人感應」說的神學理論,雖希望藉由「天」的力量來制衡「君權」,但最終卻演變成將儒學宗教化、神學化的「讖緯學說」,而讖緯學說的盛行,也開啟日後當朝皇族權貴「不問蒼生問鬼神」的迷信思維,對當時政治發展埋下惡因。

東漢末年,政局動盪,國家再次陷入顛沛之中,此時,由張角兄弟創建「太平道」,成為中國第一個以宗教為組織的叛亂團體,史稱「黃巾之亂」,「太平道」以讖語「蒼天已死,黃天當立」作為推翻漢代的口號,此乃延續「五德終始說」,以「黃」為色起義,對抗大漢之「黑」(因黃為土,剋黑水),而後來張道陵所創的「五斗米道」,再再都有回復「巫」時期「以教領政」的政治目的,雖說此目的未成,值此亂世,但其以「太平經」、「老子想爾注」等經典,運用符水、咒語、扶乩等方式治病,並有捉鬼、制煞等法門,卻也讓「道教文化」再次於民間做了一次大規模的集結與創造。

在經歷東漢末年及三國時期的動盪,魏晉南北朝則是道教發展過程中很重要的時期,這一時期,士大夫由於對政治的失望,不思國家大政,只言玄虛逃避現實,反儒附道,鑽研「三玄」(老子、莊子、周易),此只論玄學的「清談」之風,並非真正道家思想之精要,但卻對時政及社會造成負面的衝擊。不過在這樣的背景之下,「道教」的發展卻有了長足的進展,也是道教創作最活絡的時期,歷史上著名的道士也都於此時出現,諸如:葛洪、寇謙之、陸修靜、陶弘景等,他們編著了道學經典,將道教建立起神仙系統、科儀等等,於此同時,此時道教更是深入了統治階層,如北魏太武帝和梁武帝,皆信奉道教,寵信道士,而著名女道士魏華存則於此時將佛、道思想做了第一次的整合,至此,道教進入了成熟階段。

「道教」在經歷了魏晉南北朝的能量蓄積,到了唐代進入全面興盛的時期,此時唐代國力強盛,唐太宗的「貞觀之治」達到巔峰,學術文化更是昌榮,又因李氏父子尊老子李耳為先祖,使唐代尊崇道教為「國教」,自此,「道教」真正走入宮廷,唐朝對道教積極的予以扶植,為其修建宮觀並供養道士,使道教成為皇族御用宗教,不論是舉辦齋醮活動或是請神驅鬼、治病消災、延年益壽、長生不老等皇帝的需求,皆有道士的身影存在。而宋代重文輕武,雖國力未如唐代,但其學術昌顯不比唐代遜色,殊不知魏徵、孟浩然、王安石、蘇東坡等人文采超群,實則當時也具道士的身分,所撰寫之「青辭」更是一絕。於此時,陸續有正一派、上清派、靈寶派等道教派別的出現,皆各有其專,也代表著道教發展的多元性。至元朝,由於政治上的考量,朝廷扶持了道教「全真派」的出現,也正式確立道教釋、儒、道三教合一的思維,也開始有了專職修行的「純道士」出現。

明朝初期,因相傳明太祖朱元璋曾於「玄天上帝」的廟宇中躲避災難,故明朝道教「玄天上帝」信仰盛行,明成祖更修建武當山的道教宮殿,使武當山成為當今道教聖地,也使的明初道教曾繁榮過一段時日。直至清朝,為了與明朝作一切割,刻意「貶道崇佛」,道教逐漸走入民間,又開始與民間政治反動勢力與民間信仰相結合,道教發展至現今,大抵主要區分為「正一」與「全真」二派,成為現今大家所見的「道教」樣貌。本會深入觀察後發現,中國道教文化,其綜合中國文化的精華實無庸置疑,它不僅對中國文化的政治、經濟、醫學、養生、哲學思想、音樂、化學、武術……等等領域皆有很深的影響,而依前述的道教發展軌跡看來,每逢當代政治、國力強盛、學術文化活絡化時,也是道教大興之時,「道教」的發展與當代政治與學術文化,此三者實具相輔相成的密切關聯,其原因除了道教的發展一直依循中華文化演進的軌跡而走之外,最重要的是,「道教」一直貼著人民的需求,於亂世醞釀整合創造,提供民心一個喘息沉澱的空間,創造人民的需求,在國家社會逐漸平穩之際,其所蓄積的能量再觸發了整個社會、政治、宗教、文化的蛻變。

中國自「文化大革命」的摧殘後,經過改革開放,GDP指數30年來以,平均以9%以上的速度增長,2010年中國GDP總量正式超越日本,位居世界第二,僅次於美國,二十一世紀以來,中國不論在軍事、經濟、政治、科技等力量上,早已於國際上具備舉足輕重的地位,對國際事務的涉入與參與有相當積極,「中國崛起」的預言,已不再是預言。而此時,中國近年來也開始出現國學復興運動,以修補「文革」期間的學術文化空窗,道教文化自明清以降,沉潛數百年之久,卻也不間斷的於民間伴隨人民進化著,隨著中華民族崛起的態勢確立,吾等大膽推論,「道教再興」之期將不遠矣,能恭逢此盛,實乃吾等之幸,亦端賴有志之士戮力而行,結合十方眾力,方有「道教再興」之期!

西寧境境雜誌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駱駝客 的頭像
    駱駝客

    駱駝客的異想世界

    駱駝客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